[索引号] 11610823016086136P/2024-00029 [ 主题分类 ] 财政
[ 发布机构 ] 榆林市横山区财政局 [ 发文日期 ]
[ 效力状态 ] 有效 [ 文 号 ]
[ 名 称 ] 横山区 2023年度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 中期调整方案
横山区 2023年度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 中期调整方案
时间:2023-09-19
来源:横山区财政局
分享:

一、编制依据.......................................1

二、整合思路和规划目标.............................1

(一)整合思路.....................................1

(二)脱贫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十四五总体规划和年度规划目标.............................3

三、整合项目实施区域和内容.........................4

(一)整合项目实施区域.............................4

(二)整合项目实施内容.............................6

四、调增调减情况及调整后资金投入情况..............12

五、财政资金补助标准..............................12

六、实施步骤......................................13

七、保障措施......................................13

八、绩效目标......................................17


横山2023年度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

实施方案

一、编制依据

为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部署安排顺利实现我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进程,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国办发〔2016〕22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实施意见》(陕政办发〔2016〕84号),根据省财政厅等11部门关于印发《过渡期脱贫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陕财办农〔2021〕38号),陕西省财政厅等六部门关于印发《陕西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陕财办农〔2021〕30号),按照我区制定的(横政农发〔2021〕99号)《榆林市横山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新型经营主体联农带农机制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区2023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年度规划目标特制实施方案。

二、整合思路和规划目标

(一)整合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战略思想为指导,围绕省、区“十五”规划及重大决策、重要部署、重点项目和各规划,以巩固脱贫成果为导向,以乡村振兴规划为引领,以重点提升项目为平台,在坚持“因需而整”的前提下,做到“应整尽整”,进一步加大实质性整合力度,切实提高资金整合的深度和质量,聚焦巩固脱贫成果质量和成效,切实落实“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监管、脱贫不脱责任”“四个不脱”政策精神,助推全区实现同步小康目标,为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基础。

合理编制规划,搭建整合平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巩衔领导小组)结合全区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按照《榆林市横山区“十四五”规划》要求科学统筹制定整合方案,聚焦问题短板,对照提升目标,确定年度实施规划、计划和重点,搭建资金整合平台,研究解决重大事项。整合办根据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组织相关部门精心谋划、合理制定具体项目计划和实施方案,经领导小组审定后由各部门组织实施。

实行源头整合,构建分配新机制严格按照中省市文件精神要求,由财政部门从源头上进行整合,整合中央资金16项,省级资金6项,市级资金6项及区级涉农资金,实现“因需而整、应整尽整”。按照“村申报、乡审核、县审定”的工作机制,将资金统筹安排用于全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构建资金分配新机制。

严格按照程序,及时申报项目。整合资金项目以“十四五”规划和脱贫攻坚项目库依据,从项目申报环节入手,实行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项目审核管理和分配使用流程,及时统筹安排当年和申报下年度涉农项目,实行入库项目有进有出,适时更新,动态调整,成熟一批入库一批,需求一批落实一批

强化项目管理,规范资金运行。涉农整合资金项目的实施,按照“应整尽整、大类间打通、跨类别使用”的工作机制,严格推行项目法人制、公示公告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决算审计制、资产移交制、绩效评价等制度。涉农整合项目及资金计划下达后,各相关部门要主动承担项目管理与协调责任,严格按照涉农资金管理制度做好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管理,做到“资金跟着项目走、责任跟着资金走”。区财政局建立整合资金台账,详细记录整合资金的来源及使用方向,涉农整合资金实行级部门报账制和乡镇报账制,根据项目资金管理规定和要求,实行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

脱贫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十四五”总体规划和年度规划目标

1.“十四五”总体规划。设立五年过渡期,到2025年,全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乡村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分类帮扶长效机制逐步完善,全区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农民平均水平。到2035年,全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乡村振兴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农村低收入人口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在促进全区人民共同富裕上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2.年度规划目标。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头等大事,以守底线、抓衔接、促振兴为主线,以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为抓手,以动态监测、后续扶持、社会帮扶、督查考核、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振兴项目建设、扶贫资产管理、稳岗就业、产业发展、驻村帮扶等重点工作为着力点,全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开好局、起好步、见实效。

三、整合项目实施建设区域和内容

(一)整合项目实施区域。整合项目实施区域为全区16个乡镇、街道办的122个村,具体如下:

白界镇:陈家沟村、黑峁墩村、白界村、胡石窑村、新开沟村

波罗镇:波罗村、蔡家沟村、樊河村、沙河村、双河村、斩贼关村、长城村  

城关街道办事处:曹阳湾村、高家洼村、古水村、九川府村、李界沟村、马家梁村、王圪堵村、吴东峁村、兴丰村、元坪村、梁村
  党岔镇:北庄村、韩石畔村、麻地沟村、马坊村、南庄村、三皇庙村、泗源沟村、王家洼村、小李家洼村、杨口则村
  殿市镇:店房台村、贺甫洼村、黑石磕村、黄好先村、麻渠村、石碧则村、王山村、吴岔村、五龙山村、小河沟村、张家湾村

高镇:白面宽村,代圪崂村、冯家峁村、高镇村、圪针梁村、鲁家河村、罗圪台村、坪墕村、旗峰村、沙坬梁村、油房头村
  韩岔镇:白岔村、高庙村、韩岔村、黄圪塄村、李四桐村、柳卜塔村、三星村、瓦高庄村、吴兴窑村、闫家洼村、羊路塔村、永昌村

怀远街道办事处:柴兴梁村、郭兴庄村

雷龙湾镇:哈兔湾村、酒房沟村、沙郭梁村、沙峁村、永忠村、周界村

石湾镇:白狼城村、高川村、麻地沟村、石仁坪村、石湾村、羊圈村

塔湾镇:八岔村、陈大梁村、墩渠村、付园则村、海则沟村、芦沟村、清河村、石井村、塔湾村
  魏家楼镇:梁西山村、庙寨村、宁洲关村、拓家峁村、王梁村、肖崖村、枣坪村
  武镇:付家坪村、高崖窑村、刘渠村、马兰地村、闹林沟村、三丰则村、武镇村

夏州街道办事处:张家坬村、魏墙村
  响水镇:范高粱村、沐浴沟村、屈新窑村、驼燕沟村、响水村、杨兴庄村
  赵石畔镇:白家梁村、陈石畔村、大坪村、杜羊圈村、房则焉村、冯石畔村、活则焉村、水掌村、赵石畔村

整合项目实施内容

2023年实施整合涉农资金项目290个,其中:产业发展类项目84个,就业项目5个,乡村建设行动项目127个,易地搬迁后扶项目1个,巩固三保障成果项目1个,项目管理费4个,其他类68个。纳入涉农资金整合方案的项目全部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项目库中按程序提取选择;资金安排严格对照我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目标任务和标准,瞄准脱贫村和脱贫户,兼顾其他村和其他户,弥补“两不愁三保障”存在的短板弱项,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我区共安排项目资金26941万元,保障我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实现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1、高效旱作农业项目45个,计划投入5116万元计划实施2.92万亩,其中漫灌改滴灌项目计划实施0.25万亩,“四位一体”集雨补灌项目计划实施1.67万亩,旱作集成技术推广项目计划实施1.0万亩。

2、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项目13个,计划投入3342万元杂粮示范区高标准农田农业提质改造漫灌改滴灌项目,实施高效节水灌溉19400亩。节约水资源,提升灌溉效率,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更加完善,预计亩均增产200斤以上,农民增收1000元以上。

3、果业项目1个,计划投入50万元。年收益10万元,按照集体经济合作联社制度的分配方案4:5:1(4留村集体,5用于分红,1用于困难户救助)

4、中药材项目1个,计划投入200万元。项目资金主要用于建设中药材加工厂总场地面积3638㎡,场区总填土方2654.5m³,总挖土方2621m³,场地水泥硬化3638㎡,新建加工厂房2座1300㎡,场区围墙420m,场区外侧浆砌砖帮畔150m等。

5、易地搬迁产业服务中心项目总用地面积12793.3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828.77平方米,整个项目主体区域为3层建筑,建筑内容有农贸市场、“一站式”服务中心、社区工厂等安排资金500万元。

6、互助资金脱贫户会员借款占用费补贴项目,对1000户互助资金脱贫户会员2022和2023年度互助资金借款(借款额约1200万元、补贴利率4.35%)进行占用费补贴,安排资金50万元。

7、互助资金奖补项目,对6个管理规范、效益明显的互助资金协会奖补注资,每个协会追加注资10万元,安排资金60万元。

8、对全区带动脱贫户发展生产、稳定致富的香草园、久润德、雨果香等扶贫龙头企业,按照经营主体贷款额5%的标准进行补贴,补贴贷款规模2400万元(单个企业、合作社补贴贷款规模不超500万元),安排资金60万元。

9、对存栏60只以上、年均增量大于20%的养殖户,新(改扩)建标准化圈舍120平米以上、标准化草棚80平米以上,财政支持资金2.5万元/户(草棚、圈舍、饲料加工机械)。年内羊子规模养殖比重(规模化率)增幅达2%。

10、发展庭院经济养殖建设项目,重点为脱贫户和监测户发展庭院经济,用于陕北白绒山羊养殖标准化圈舍(≥120平米/户)、标准化草棚(≥80平米/户)等养殖基础设施建设,并配备必要的饲草料加工机具,安排资金120万元。

11、砖砸生产道路和村组道路共计132公里,安排资金2126万元。项目产权归村集体所有,方便农户生产出行,可长远带动村民增加收入。

12、水泥硬化道路3.62公里,安排资金244万元,该项目产权归村集体所有,方便农户生产出行。

13、人居环境整治项目,主要建设高标准试验示范公厕8座,整体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提升群众生活质量。

14、新建、维修加固漫水桥项目13个,安排资金424万元,解决群众生产出行困难问题,改善提升农户生产出行条件,使农户生产出行更加安全便捷。

15、响水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安排资金546元。项目建成后,人均基本农田达到2.5亩以上,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综合治理措施保存率达75%以上,项目区基本农田满足粮食需求,人均占有粮食 500 公斤以上;人均纯收入比当地平均水平高20%以上。年可拦泥沙7.73万t,蓄水32.24万m3,水保效益显著。土地利用结构得到调整,主导产业初步形成,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16农村供水巩固提升项目33个安排资金600万元,该项目产权归村集体所有,属于公益性资产,管护责任人村委会负责人,巩固提升8167人饮水安全,其中:扶持带动脱贫122户303人。

17、韩岔镇集镇饮水管网提升改造配套资金项目,安排资金100万元,该项目产权归村集体所有,属于公益性资产,管护责任人村委会负责人,巩固提升401人饮水安全,其中:扶持带动脱贫11户29人。

18、石湾镇集镇饮水管网提升改造配套资金项目,安排资金98万元, 该项目产权归村集体所有,属于公益性资产,管护责任人村委会负责人,巩固提升680人饮水安全,其中:扶持带动脱贫15户43人。

19、农村供水维修养护项目,安排资金100万元,维修泵站5处,人工井8处,机井5眼,管路工程6500m等该项目产权归村集体所有,属于公益性资产、管护责任人村级水管员,巩固提升4200人饮水安全,其中:扶持带动脱贫户560户

20、横山区魏家楼镇麒麟沟村、拓家峁村、肖崖村等提质改造工程,安排资金100万元,建设高位水池3座、管网12.1km机电设备套工程等,该项目产权归村集体所有,属于公益性资产、管护责任人村级水管员,巩固提升3200人饮水安全,其中:扶持带动脱贫户62户184。

21、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项目,安排资金100万元,对全区216个行政村进行水质抽检。

22、农村供水水窖消毒片剂项目,安排资金10万元,对全区9888处集雨场窖投放消毒片剂。保障全区农村饮水9888处集雨场窖水质安全。

23、三镇供水工程管网延申殿市镇麻渠村供水工程,安排资金299万元,建设分水井1处(1.8x1.8x2m)、管网142600m、配水管网检查、水表井(80座)、上水管闸阀井(10座)、10kV供电线路230m等。该项目产权归村集体所有,属于公益性资产,管护责任人王文兴,巩固提升674人饮水安全,其中:扶持带动脱贫户103户三镇供水工程管网延申殿市镇小河沟村连石畔组供水工程,安排资金186万元,建设分水井1处(1.8x1.8x2m、)管道工程90200m、输电线路(10KV输电线路300m、380V输电线路200km、220V线路1510m)、配水管网检查、水表井等60座等。该项目产权归集体所有,属于公益性资产,管护责任人雷升鹏,巩固提升428人饮水安全,其中:扶持带动脱贫户60户。

24、建设淤地坝除险加固项目49个,安排资金3988万元。项目建成后可保护现有坝地,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保粮增田。受益总人口5591886人,受益脱贫户2701108人,该项目建成后为经营性资产,项目所在地村支书为其管护责任人

25、程家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安排资金450万元,为库区周围0.28万亩农田提供灌溉水源,同时发挥着拦截泥沙、改善库区生态环境、保持水土流失的作用,该项目建成后为经营性资产,项目所在地村支书为其管护责任人。西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安排资金171万元,保护0.3万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0.2万亩农田安全,为库区周围0.15万亩农田提供灌溉水源,同时发挥着拦截泥沙、改善库区生态环境、保持水土流失的作用,该项目产权归村集体所有,项目所在地村支书为其管护责任人。

26、非贫困村公益性岗位项目1个,计划投入160万元。为非贫困村安置公益性岗位266人。

27、致富带头人培训,计划对全区284名致富带头人培训。安排资金35万元。

28、雨露计划项目,计划对脱贫户和监测户子女1000人每生每年3000元的补助安排资金300万元。

29、计划对脱贫户和监测户劳动力1200人外出务工交通费用进行补助,减轻就业创业成本,增加工资性收入,安排资金60万元。

30、对带动脱贫劳动力和农村低收入劳动力3人以上的社区工厂和就业帮扶基地给予奖补,用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购买机械设备,按照企业投资额的50%进行补贴,上限不超过20万元。

四、调增调减情况及调整后资金投入情况

(一)调增调减情况。调减项目共计2923万元。主要原因是区级项目无法实施。调增项目共计3573万元。

(二)总投入情况。我区各部门统筹整合资金概算总投入26941万元。其中中央资金4835万元,省级资金2949万元,市级资金9433万元,区级配套资金1210万元,其他整合资金8514。

(三)分类别项目投入情况。产业发展项目整合投资概算10922万元,占投资总概算的40.54%。就业项目整合投资概算335万元,占投资总概算的1.24%。乡村建设行动项目整合投资概算5735万元,占投资总概算的21.29%。易地搬迁后扶项目整合投资概算500万元,占投资总概算的1.86%。巩固三保障成果项目整合投资概算300万元,占投资总概算的1.11%。项目管理费整合投资概算323万元,占投资总概算的1.20%。其他类项目整合投资概算8826万元,占投资总概算的32.76%。

五、财政资金补助标准

项目名称

补助标准

建设标准化草棚

补助10000

建设标准化圈舍

补助10000

绿豆

每亩补助200

小杂粮

每亩补助100

果品储藏库

每吨补助1000元

1000方以下1000元/方

小额信贷贴息

按照银行机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进行利息补贴

水泥硬化路项目

每公里补助60万元

砖砸道路项目

每公里补助16万元

中药材种植

每亩补助1160元

六、实施步骤

2023年2月召开涉农整合资金工作部署会;

2023年2月完成涉农整合资金实施方案计划编制工作,报省市审批;

2023年3月-10月为整合资金项目实施落实阶段;

2023年11月-12月组织督促部门加快开展项目竣工、验收、报账等工作,确保整合资金项目如期竣工,达到省市竣工率及资金兑付率要求,使项目区群众如期受益。

七、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确保我区衔接资金使用管理工作健康有序推进,切实将衔接资金支持乡村振兴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更好的使用管理涉农整合资金,我区在巩衔领导小组下,成立了“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由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区财政局等10多个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下设在区财政局。各部门具体分工如下,资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做好涉农整合资金的统筹整合分配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涉农资金整合日常事务工作;负责拟定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集成员单位召开联席会议;负责组织编制全区涉农资金整合使用方案;负责定期向区委、区政府汇报资金整合工作开展情况;负责涉农资金整合目标考核工作。区财政局:负责整合资金调度工作;编制出台资金管理办法;主持涉农资金使用方案的编制;对涉农项目资金管理使用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参与对乡镇涉农项目审批工作;参与涉农项目区级验收工作。区乡村振兴局:配合协助财政局完成好涉农资金整合各项工作,统筹规划涉农资金整合项目部署,指导全区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做好自身整合资金的使用管理工作。区审计局:负责整合项目审计监督工作;参与整合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监督检查工作。区纪委:负责整合项目督查督办工作;参与整合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监督检查工作。项目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部门规划工作;负责组织对乡镇报送项目审批工作;负责实施本部门项目并对项目资金安全运行负全责;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对项目进行验收和督促落实后续管理工作;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对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监督检查工作;参与全区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实施方案编制工作。项目实施镇(街道办):负责编制乡镇乡村振兴规划工作;负责组织项目申报工作;负责涉农项目的具体施工管理,处理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各种矛盾;负责组织整合项目镇、村级验收工作。

(二)资金管理制度加强资金监管是保证资金高效使用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一是严格财政涉农专项资金管理。项目单位要严格按照《榆林市横山区衔接资金管理办法》、《榆林市横山区衔接资金项目管理办法》和《榆林市横山区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从严管理项目和资金,严格按照批复的内容建设项目,实行专款专用,加快项目资金支付进度,确保项目资金使用安全规范高效。二是做好招标采购工作。对涉农项目及所需的物资、仪器设备等要通过政府采购或招标投标等程序确定供应商,严格执行招投标和政府采购程序,确保涉农项目及物资采购公开、公平、公正和透明。三是严格执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对涉农专项资金支出的原始凭证进行严格审核,严禁白条入账和大额现金结算,确保支出真实、合规。四是实行财政涉农整合资金动态管理。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将整合资金下达各实施部门后,各部门要立即组织开展整合资金项目的实施,实施过程中,每月向整合办报送项目进展情况及资金使用情况统计表,整合办要建立整合资金使用台账,并及时汇报整合资金领导小组。

(三)监督检查及审计了提高涉农整合资金使用效益,我区进一步强化涉农整合资金的监督检查和审计力度,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一是加强培训,提升相关部门整合资金监管使用水平。由财政部门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涉农整合资金使用管理政策业务培训,重点培训专项衔接资金使用管理政策要求,提高整合资金使用部门自身资金监督管理水平,提升涉农整合资金使用管理“红线”意识,确保部门管好、用准涉农整合资金。是提前介入,加强项目跟踪审计、纪检检查审计部门将涉农整合资金使用管理纳入跟踪审计范围,从事前开始,跟踪监督整合资金项目的总体目标、实施步骤及各项管理措施等情况,保证项目实施不走样,避免任意改变项目计划的行为,坚决杜绝形象工程、人情工程等现象。财政和纪检部门将定期开展衔接资金专项督查工作,杜绝出现涉农整合资金“爬在账上”“挤占”“挪用”“截留”等违规现象。强化管理全面开展涉农资金绩效评价以提涉农高整合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抓住资金管理、拨付和使用等关键环节加强效益审计。通过对项目工程预决算审计,促进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价工作,保证工程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通过对整合项目预期目标与实际效果的对比分析,发现影响效益实现的因素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项目和资金使用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促使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涉农整合资金管理办法,推进涉农整合资金的管理规划科学和效益最大。上下协作实现涉农整合资金阳光运行各乡镇、各村要配合做好整合资金项目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深化财政支出管理改革,充分利用整合项目的公告公示制度,动员全社会参与整合资金项目监督,提升整合资金使用透明度,确保涉农整合资金运行在阳光下

八、绩效目标

我区的涉农资金整合工作按照中省市相关政策要求,在掌握各部门资金类别、性质和规模的基础上,坚决做到“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资金整合机制,结合实际情况,科学编制项目规划、项目库和实施方案,确保涉农整合资金项目有序顺利的开展。2023年计划通过涉农整合资金项目的规划与实施,全面巩固脱贫质量、补齐发展短板,使所有脱贫村、脱贫户的生产生活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农田水利、人畜饮水、村组道路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村民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得到较大提升,确保全区实现稳固脱贫、长效增收的目标。

按照省市“3+X”产业发展指导思想和“十四五”规划的要求,我区将继续大力发展高效旱作农业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各类标准化示范园区,通过扶持建设产业配套基础设施,通过对脱贫户小额贷款贴息来减轻贫困人口创业资金压力,巩固脱贫成果,实现全区农户全方位、多渠道增加收入,使脱贫户不返贫,同步步入小康社会。一是实施村集体种植产业配套项目,贯彻落实“藏粮于地”战略,项目区农田灌溉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提升,生产道路条件明显改善,通达率明显提高,耕地质量、地力肥力逐步提升,为种植结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保障,玉米、马铃薯等重要农产品产出得到有力保障,产量提升20%以上;二是预期建成高标准农田1.94万亩,节约水资源,提升灌溉效率,助力产业增收,亩产增收1000元;三是高效旱作农业项目,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67万亩亩。项目完成使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更加完善,预计亩均增产200斤以上,农民增收1000元以上;四是果业项目建设实施山地苹果提质增效5100亩,安排资金780万元。项目建成进入丰产期后预计受益脱贫人口每年人均增收2000元;五是脱贫户小额贴息贷款实行“两免一补”政策,解决全县脱贫户贷款难问题,切实降低产业发展成本。六是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产业服务中心项目,项目主要用于农产品交易、就业创业培训、手工加工扶贫车间、社区工厂托幼服务中心等。中心的建立,可增加就业岗位100人,可增加搬迁户年均收入2000元,并可提高搬迁点公共服务水平。

全区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村民生产生活成本逐渐降低,生活质量明显提升,收入稳定增长。一是对全区9888处集雨场窖投放消毒片剂,保障全区农村饮水9888处集雨场窖水质安全其中。扶持带动脱贫户824户,助力乡村振兴发展。项目建成后可对全区11200人安全饮水提质增效;二是维修加固淤地坝53座,保护淤地坝淤地面积1855亩,亩均增收500元;三是砖砸硬化生产道路38.25公里,极大的改善提升了农户的生活生产出行条件。最终实现全区所有行政村村容村貌整洁,基础设施完备,建成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附件:横山区整合方案年中调整.xlsx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